成果名称:矮秆大穗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关键词:①小麦品种 ②新品种 ③选育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名称:北京农学院
成果简介:
提出了在保证足够亩穗数前提下,主攻单穗粒重和选育高产、优质、矮秆、大穗、大粒、较早熟、抗寒性强、高抗条锈、高抗白粉、抗早衰、落黄好的育种目标。打破了北部冬麦区以多穗型为主的产量结构模式,建立起了株高80cm,亩穗数45万,毎穗30粒,千粒重 50 克的产量结构模式,将本麦区品种产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经过 30 年的努力,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基本都是大穗、大粒型品种,多穗型小麦品种所占比例极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负相关性状通过遗传重组和选择可以聚合在一起;
(2)提高单穗重是建立产量结构新模式的突破口;
(3)通过育种途径可以提高品种的单穗重;
(4)构建以增加穗重为突破口的产量结构新模式。
(1)中麦9号选育中麦9号是第一个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北部冬麦区北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大穗型小麦品种,1997-1998 年先后通过北京、河北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遴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河北省十大推广品种和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重点推广的 15 个小麦品种之一。中麦9号冬性,中熟,抗寒性较强;株高在北部冬麦区75-80cm,在黄淮冬麦区(北片)80-85cm,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长,茎秆粗壮坚韧,抗倒能力强;高产条件下亩穗数40万、穗粒数30粒左右,产量结构合理。籽粒半角质,面粉白,商品性好。
(2)北农9549选育北农9549是第二个再北部冬麦区北片大面积推广的大穗大粒型小麦品种,2003 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农9549冬性,中熟,抗寒性较强;株高 75-80cm,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长,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强;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穗型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毎穗粒数30粒,千粒重50克左右,抗条锈、干热风和吸浆虫,中感白粉病。产量潜力大,高产条件下亩穗数40-45万、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48-52克,节水抗旱。籽粒角质,面粉白,商品性好。